中国文化源远流长,中华文明博大精深。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勇担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在国家艺术基金支持下,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拟自2024年7月20日起在北京实施“文艺创作和评论人才文史通识人才培训项目”。本项目以培养熟练掌握中国传统 器物文化、制度文化和观念文化的文艺作品创作和评论人才为目标,努力提高文艺作品创作和评论的精神高度、文化内涵、艺术价值,避免出现文化误读、文史知识错误的问题,更好地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一、国家艺术基金简介
国家艺术基金经国务院批准,于2013年12月成立,是旨在繁荣艺术创作、打造和推广精品力作、培养艺术人才、推进国家艺术事业健康发展的公益性基金。国家艺术基金的资金主要来自中央财政拨款,同时依法接受国(境)内外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捐赠。国家艺术基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始终坚持党对文艺工作的领导,坚持文艺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坚持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坚定文化自信,尊重艺术规律,实行“面向社会、公开透明、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的工作原则,激发全民族文化创新创造活力。
二、中国传媒大学简介
中国传媒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985优势学科创新平台”重点建设高校。学校始建于1954年,办学六十七年来,秉承“立德、敬业、博学、竞先”的校训,以培养“弘道崇德、经世致用”的传媒人为己任,培养了大量党和国家所需、能够应对未来媒体挑战、驰骋于国际舞台的优秀人才,为党和国家的传媒事业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中国广播电视及传媒人才摇篮”“信息传播领域知名学府”。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中心是中国传媒大学开展通识教育的教学机构,内设阳明书院、修辞学堂、设计思维学院等,主要职责为探索、建设中传通识教育体系,研发通识教育核心课程和教材,组织协调开设通识教育课程,服务新时代人才培养目标等。
三、项目实施具体安排
(一)培训对象
本项目面向全国招收从事创作和评论的文艺工作者,择优遴选学员50名。
入选学员的年龄原则上不超过45周岁,同时还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
1.在本行业具有一定影响力,获得过省级以上奖项或承担过省级以上研究课题且成果较为突出;
2.取得本专业副高级及以上职称;
3.取得与本专业相关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或连续从事本行业工作满10年以上;
4.特别优秀者,进行面试后可破格录取。
已经参加过同类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学习,以及不能够保证集中培训期间脱产学习的不能申请。
(二)时间地点
本项目为期60天。参训学员于7月20日至8月18日在北京参加集中培训;8月19日至9月19日返回各自单位,在导师指导下进行创作实践,并提交创作成果。
7月19日,学员报到;
7月20日,举行开班式;
7月20日至8月18日,开展集中授课和分组研讨、参观考察活动;
8月18日,召开学术研讨会;
8月19日至9月19日,学员返回单位进行创作实践。
(三)课程设置
邀请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艺术研究院、中国国家画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美术学院、中国音乐学院、中国戏曲学院和中国传媒大学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专家学者和艺术家,为学员开设文化基础理论、传统艺术创作、古代文艺批评和专门史等课程,并安排到相关文化艺术机构参观考察,具体课表以最终公布为准。
(四)成果形式
集中培训结束时,召开学术研讨会。全部培训完成后,每位学员须提交1部个人创作的艺术作品及创作报告,或提交1篇不少于5000字的文艺评论文章,由主办方汇编成册,结集出版。
(五)考核标准
按照比例评定成绩,经项目组专家考核合格后,颁发由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提供的结业证书。
学员成绩按照百分制评定,其中,出勤占30%,研讨占30%,作品创作或评论文章占40%。
(六)学员管理
本次培训免收培训费。项目实施单位为学员提供集中食宿。以上费用由国家艺术基金资助。
培训期间,项目实施单位对学员实施跟踪管理、阶段检查和结业评价。学员出现以下情况之一的,取消其培训资格:
1.严重违反国家法律和培训有关的规章制度;
2.在学习中给培训造成不良影响和重大经济损失;
3.在学习实践中弄虚作假或剽窃他人成果;
4.出勤率低于培训周期90%。
四、学员报名和遴选
报名时间从即日起至2024年6月20日18时,逾期不予受理。
(一)学员报名
1.填写《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文艺创作和评论人才文史通识人才培训”学员报名表》(见附件1),该表须由本人签字、推荐单位盖章后扫描为PDF版本,原则上不留空白,没有的填“无”;
2.填写《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文艺创作和评论人才文史通识人才培训”学员报名汇总表》(见附件2)
3.个人1寸电子免冠照片(JPG格式;需标注照片名称为:姓名-单位)
4.身份证正反面扫描件;
5.单位出具的脱产证明(见附件3,须加盖单位公章);
6.相关证明材料:①工作时长证明;②省级及以上奖项;③承担省级以上研究课题成果;④职称证明;⑤最高学历和学位证书。(以上根据个人情况任选其一)
7.其他业务能力证明材料照片;
初审材料一律采用电子版报名,请认真对照要求,使用正式扫描件,将所有材料制作成一个PDF文件后以附件形式发送至指定邮箱:tongshipx@126.com,邮件标题名称格式统一为“省、市、地区名+单位+姓名+申报材料”。
(二)学员遴选
项目组织专家对申请材料进行评估遴选,择优录取参加培训的学员。学员名单报经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审核同意后,寄送《录取通知书》和《学员手册》。
正式录取人员需提交纸质版报名材料(一式两份)用于备案,报到时现场递交所有纸质版材料,报名表须加盖单位公章。学员须保证所有报名材料真实有效,凡弄虚作假者,一经查实,取消学员资格。
提交参加培训申请的文艺工作者,视为已确认并遵守本招生简章的各项规定。
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管理严格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有关管理制度执行。
学员同意将参加本项目创作成果的展览权、放映权、广播权和信息网络传播权等著作权以非专门有使用许可的方式授予国家艺术基金管理中心和中国传媒大学及其指定机构。
(三)报到方式
具体报到方式待录取后以邮件方式通知。
五、其他有关要求和注意事项
(一)培训费用
本项目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项目,参加培训学员在培训期间的往返交通费、培训期间的食宿、学习费用均由培训项目主体承担。中国足彩网:交通费报销请参见《学员往返交通费报销说明》(见附件4)。
(二)人身安全相关要求
1.报名学员应身体健康,无重大基础性疾病史。
2.录取学员应保证外出考察期间听从组织安排,不擅自离队,不涉足户外危险地带或从事危险活动。
3.录取学员如遇身体不适或危险情况,应主动及时与项目实施主体单位取得联系。
(三)联系方式
联系单位:中国传媒大学通识教育中心
联系人:孙老师
电话:010-85795070
手机:17813234093
电子邮箱:tongshipx@126.com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定福庄东街1号中国传媒大学
邮编:100024
(四)注意事项
如遇不可抗力影响,培训相关情况出现变化时将在“中传通识教育中心”公众号及时发布。
本着诚信的原则,凡参加培训学员,均视为已确认并保证遵守招生简章的各项规定。学员在培训期间的管理严格按照中国传媒大学有关管理制度执行。学员报到时,将与《文艺创作和评论人才文史通识人才培训》主办单位签订培训期间管理协议。本简章最终解释权归《文艺创作和评论人才文史通识人才培训》实施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所有。
中国传媒大学
本科生院通识教育中心
附件1:《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艺术人才培养资助项目“文艺创作和评论人才文史通识人才培训”学员报名表》.docx